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发布者:研究生部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71

陈敏,女,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太阳成集团tyc234cc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部主任。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等领域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等省部级科研及教学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重要报刊上发表“依托六大优势,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调查分析”“新媒体时代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对策等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艺术与德育》《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程》等著作及教材5部,指导学生创作《他们,从建筑中走来》获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长视频组一等奖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征集活动优秀推广作品。曾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及论文类二等奖,上海高校优秀“两课”教师及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称号。

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招生类别:MA

 

支运波,男,教授

1980年生,博导,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等CSSCI来源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著作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教学项目多项,获上海“曙光学者”、上海社科新人、上海市东方英才等荣誉。

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招生类别:MA

 

   肖永奎副教授

   201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院访问学者。以宋代哲学、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或哲学与艺术、戏剧等为研究方向。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道德与法度:王安石学术与变法运动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论文:《王安石拒绝“媚民”》、《论宋儒对“始祖信仰”的探索——从王安石的庙制改革到朱熹的家礼》(《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5期)、《理学对仁的情感性问题的讨论及其意义》(《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4期),等

参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的重大项目《儒学百科全书》宋代卷(部分)的撰稿;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仁学发展史”(编号19ZDA024),等。

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招生类别:MA


 刘晓海,男,副教授

 1989年生,201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24年获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教授任职资格,同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评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红色文艺、曲艺史论研究。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成员,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运用红色文艺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弹传承机制研究”等课题。先后在《都市文化研究》《传统中国研究集刊》《史林》《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曲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编委,出版专著《薪火相传: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传承研究》。个人获2022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二等奖,2024年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20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团队成员。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三维三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二等奖团队成员。 

   招生方向:马克思文艺理论

   招生类别:MA

 

 

   王奥娜,女,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论与美学等。

2020年6月获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德国科隆大学访学学者。现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美学学会会员,太阳成集团tyc234cc初心理论社指导教师。

近年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社会批判视域下的艺术分析”,主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科研项目扶持计划资助项目,参与完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社会批判视域下的新音乐分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10月)、《“否定的辩证法”与阿多诺的音乐分析》于《上海文化》(2021年10月)、《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及其在音乐领域的显现》于《文艺评论》(2021年12月)等多篇论文。

   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招生类别:MA